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的重要論述,將偉大抗戰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9月8日下午,學校組織召開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會。黨委書記劉軍,黨委副書記姜孔橋,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家慶參加會議。備課會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潤稼主持。

劉軍指出,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學校本學期的重點任務,學習成果融入思政課教學要做好“三個結合”。一是要將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與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學習教育相結合,重點從理論上講清楚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二是要將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與北方工大的歷史傳統相結合。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持續鞏固以“興工報國”為主題主線的立體化多層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引導師生知大事、明校情,形成具有北方工大特色的育人資源,匯聚奮進力量;三是要將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與“大思政課”建設結合起來,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不斷汲取更新鮮、更豐富、更有活力、更有溫度的思政教育資源,拓展內涵和外延,進一步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委副書記董立新作為本次備課會特邀專家,做了“從偉大抗戰精神看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品格”主題報告。報告中,他從三個維度深刻展開論述:一是深入剖析了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共同珍貴的精神財富;二是生動展現了偉大抗戰精神所彰顯的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品格;三是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精神品格對鑄就偉大抗戰精神的重要作用。此外,他還就如何運用偉大抗戰精神開展高校思政教育、實現育人目標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實操性的建議。

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茂林教授分享了“大思政課”視域下偉大抗戰精神融入思政課的思考,他結合自己親臨紀念大會現場觀禮的深刻感悟,以受教育者的視角,深入剖析了思政課教學應如何借改革之力,實現育人實效的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韓小南副教授,結合豐富的思政課一線教學經驗和參與北京市“偉大抗戰精神”百姓宣講團的寶貴經歷,分享了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思政課的重要性、核心點和實踐路徑。文法學院外文研24班的譚天璦作為學生志愿者代表,生動講述了自己參與服務九三閱兵盛典、深入學習抗戰精神的深刻體會,充分展現了北方工大學子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青春風采。

交流研討環節,姜孔橋強調,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發揮好課堂“主渠道”作用,堅持育人導向,熔鑄奮進力量。陳家慶指出,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要結合“興工報國”的精神傳統,引導青年學生從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中汲取前行的動力。馬克思主義學院六位教研室主任,分別圍繞如何將偉大抗戰精神精準融入思政課各環節進行了交流。

本次集體備課會,圍繞“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熔鑄育人奮進力量”主題,通過館校專家、一線教師和青年同學的多維度分享,深入學習了偉大抗戰精神的歷史內涵、現實意義,特別是新時代育人價值。
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參加備課會。
攝影:楊姣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