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下午,“信仰行”首都大學生理“響”輕騎兵第四場宣講報告會在我校舉行。來自北方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的青年學子,以“理論+故事+文藝”的創新形式,圍繞“新質生產力”“科技強國”“習近平文化思想”三大主題展開宣講,為現場300余名高校師生代表呈現了一堂兼具思想深度與青春活力的“大思政課”。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謝輝,黨組成員、副院長、市委講師團團長肖峻峰,我校黨委副書記姜孔橋、紀委書記段輝建出席宣講活動。

我校宣講團以《解碼新質生產力 爭做智匯新青年》為題,立足學校“興工報國”的精神底色,將理論闡釋與實踐案例深度融合,以《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的案例為切入點,生動剖析其背后蘊含的“新質生產力”內核,通過小米汽車“無人黑燈工廠”、華為折疊屏手機及昇騰生態等前沿實例,系統解讀新質生產力“四新”“三高”的顯著特征。在講述青年擔當環節,宣講者展現了神舟飛船發射背后年輕科研團隊的奮進姿態,分享了我校師生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探索故事,呼應了我校依托老工科拓展新內涵、推進“四新”建設的發展實踐。宣講尾聲,一曲《心同此愿》的深情演唱,既是北方工大學子對祖國的告白,更是對爭做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智匯新青年”的莊嚴承諾。

北京理工大學宣講團以《矢志報國擔使命,為國鑄器挺脊梁》為題,通過周發岐、徐更光等科學家的軍工報國事跡,展現了我國科技從“跟跑”到“領跑” 的自強之路。中國音樂學院《聲動千年——博物館奇妙游》則以賈湖骨笛、九霄環佩琴等文化符號為線索,用笛音、古琴演奏與歌劇唱段的藝術形式詮釋文化自信,為理論宣講注入溫潤的文化力量。


宣講活動以青春視角解碼時代命題,引發現場學生的強烈共鳴。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張方坤同學表示,本次宣講會是一場生動的大思政課,展現出當代青年將理想融入國之偉業的擔當。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張曦嫻同學表示,三所高校同學們的精彩演講讓我們更加深入理解黨的偉大征程,自覺堅持“四個自信”。經濟管理學院劉新洋同學表示,要向宣講團的同學們學習,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貢獻力量。文法學院蔡惠燦同學表示,宣講活動是青春與信仰的深度共鳴;青年的信仰是融入專業、見于行動的實在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顏采鳳同學表示,在新質生產力的藍圖里,我看見了青年與時代同頻的力量,心中滿是自豪與責任。

“信仰行”首都大學生理“響”輕騎兵系列宣講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聯合打造的“大思政課”創新品牌,旨在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青年傳播力量深度融合。本場宣講作為系列活動的第四場,既是我校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發揮北京市重點馬院輻射作用、推動理論宣講創新的生動實踐。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整合校內理論宣講資源,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青言青語”入腦入心,引導青年學子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