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關于開展2025年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學校擬開展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25年課題的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課題類型
2025年課題分為重點課題、面上課題、專項攻關課題三大類。
1.重點課題。申請人根據課題指南中的鼓勵研究領域,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研究基礎,選擇重點課題申請。重點課題立項40項左右。
2.面上課題。申請人根據課題指南中的鼓勵研究領域進一步細化,或自行設計課題名稱和研究內容,選擇面上課題申請。面上課題立項400 項左右。
3.專項攻關課題。學會根據會員單位的特定需求,圍繞高校和企業發展重大問題、高校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等設立專項課題,委托會員單位進行有組織的攻關研究。專項攻關課題由會員單位與學會商議后確定。
二、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25年課題指南
2025年課題設立21個鼓勵研究領域。申請人根據《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精神,在鼓勵研究領域內,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研究基礎,選擇具體的重點課題或面上課題進行申報。鼓勵教師基于學科專業、課程教學、高校管理等實際工作,聚焦教育教學具體問題,細化研究題目和內容,扎實開展課題研究。
1. 高校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的實踐研究。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 新質生產力與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4. 市屬高校“一校一策”改革發展研究。
5. 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變革研究。
6. 新時代高校管理創新研究。
7. 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實踐創新。
8. 學科專業優化調整與改造升級研究。
9. 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研究。
10.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研究。
11.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研究。
12.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研究。
13.智慧課程建設研究。
14.優秀教材建設研究。
15.實踐育人體系、模式創新與平臺建設研究。
16.大學生就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17.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研究。
18.高校教育教學評價改革研究。
19.新形勢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研究。
20.高等職業教育關鍵辦學能力提升研究。
21.面向未來的數字教育研究與探索。
三、申請人條件
1.重點課題申請人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研究團隊力量充實,鼓勵校級領導牽頭申請;申請人所在單位能夠提供資金支持和必要條件保障。
面上課題申請人須具有中級以上(含)職稱或博士學位。鼓勵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申請。
2.課題申請人限申報1項課題,已經承擔學會課題且未結題者,不得申報。同一課題已經獲得其他機構立項的不得重復申請。
四、課題申請
1.2025年實行限項申報。每所高校向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申請重點課題不超過2項、面上課題不超過15項;各研究分會申請重點課題1項、面上課題不超過5項。
2.申請人按要求填寫《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25年課題立項申請書》,并向教務處提交申請。申請人將課題申請電子版材料發送至jxyx@ncut.edu.cn,電子文檔命名格式:課題類型-研究領域代碼-課題負責人姓名,提交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8日。
3.教務處對報送材料組織專家評審,在限額內向學會推薦,并將結果及相關材料報送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
4.學會進行初審和組織專家評審。根據初審意見和專家評審意見,審定并批準立項課題并予以公布。
五、課題管理
1.立項課題實行課題負責人負責制,課題負責人僅限1人,課題負責人負責課題的具體實施、協調,并及時向學會秘書處提交開題報告、課題終期研究報告等。
2.課題負責人接到立項批準通知后,應盡快確定具體的課題組織實施方案,并在2個月內組織完成課題開題。重點課題和專項攻關課題由學會組織進行集中開題;面上課題由會員單位組織開題。
3.重點課題和面上課題研究周期不超過2年。課題期限自課題批準立項之日起計算。
4.課題成果發表,須標注“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25年立項重點/面上課題(課題編號XXX)”,否則課題驗收時不予承認。
5.課題研究期滿,學會組織專家對重點課題進行集中結題驗收;會員單位組織面上課題驗收,驗收結果報學會備案。學會將對所有結題課題進行優秀成果評選并給予表彰。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安琪 聯系電話:88803515
附件:《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課題立項申請書(2025年)》
教務處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