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新工科人文講堂暨春霖美育講堂之“新國潮?新中式?中國之美”主題講座在文化會堂舉辦。本講特邀史紅教授主講。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及其他學院的20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文革主持本次報告。

講座中,史紅教授從國潮的概念起源切入,梳理了2017 年“國潮”概念提出至今的發展脈絡,從空間設計、服飾再造、生活儀式等三個維度分析了新國潮、新中式的表現形式。她指出,新中式設計經歷了符號應用、功能轉譯、意境表達等三個層級;成功的新中式設計傳遞了東方美學的精神內核與哲學思想,體現了天人合一、計白當黑、中庸和諧、氣韻生動等中國美學特征。針對新國潮發展面臨的同質化、商業過度消費等挑戰,史教授表示,新國潮需要更深沉的文化理解與更純粹的創作初心;其未來不僅是產品輸出,更要向世界傳遞中國美學價值與生活方式,通過全球化語言講述東方故事,讓中國之美成為世界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講座最后,她以“新國潮是文化自覺的起點”作結,號召大家都能成為美的生產者,引發師生對文化創新、審美認同與全球對話的深度思考。
本次報告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相結合,為新工科學生拓寬了文化視野,助力其在專業學習中融入人文素養與創新思維。報告受到師生歡迎。
本次報告是北京社科聯資助北京市哲學會美學專業委員會《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系列講座》之一。
史紅,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教育部高校美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美學會副理事長,中華美學學會理事,首都師范大學青少年美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美學門戶網》(www. 51meixue.cn)創始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基金項目等。曾獲文化部“荷花理論獎”、北京教育科研等獎項。
編輯:左芳舟